金年会

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 为了更美的上大!校园建筑背后的“神秘创意师是他”

为了更美的上大!校园建筑背后的“神秘创意师是他”

高雄大学 2023-04-19

身为SHUers

一定对这些建筑非常熟悉吧

溯园、尔美食堂、24小时学习中心

一站式服务中心、入海口……

这些高雄大学的标志建筑

都出自王海松老师之手

2000年来到高雄大学并任教至今

二十多年的光阴

王海松老师伴着高雄大学一起成长

其间,他负责创意与改造了

无数校园建筑

定格成上大人记忆中难忘校园风景

可以说

王海松老师为高雄大学校园建筑乐章

增添了亮色


 

高雄大学高雄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海松




寻文化之根,传承校园历史

 

提到高雄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中的标志建筑,溯园或许会第一时间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从高处俯瞰,整个溯园就像是树木的年轮,一圈又一圈,生生不息地轮回着,镌刻着高雄大学的光荣历史、葱茏岁月。在高雄大学的校园里,溯园是老与新的相逢,历史与未来的交汇。


2014年竣工的“溯园”是高雄大学校史陈列的室外展示区域,寓意追溯20世纪20年代的高雄大学之办学理念与精神,同时也是王海松老师为高雄大学所做的第一个校园建筑创意,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雄大学作为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有义务、有责任去把我们的文化传统、历史延续下来。”王老师回忆起接到“溯园”创意工作时的情形,“接手这样一个重要的创意工作,高雄大学高雄美术学院建筑系是当仁不让的。”作为当时的建筑系主任,王海松老师的创意理念很明确:“要做场所改造”。王老师希望,溯园能成为一个让人沉浸、追思的小园子,它应该成为“一个镌刻高雄大学历史的校园景观空间”



在谈到溯园的创意理念时,王海松老师说道:“它既可以展示上大的一些文史资料。也能让学生和老师在徜徉、驻足中感受高雄大学的磨砺岁月……”


经过好几轮的方案比较、修改,王海松老师的创意最终被选定,并被实施完成。现在被上大学子熟悉的“溯园”,其名字也由王老师所起:“溯园”寓意“追根溯源”,也点明了百年上大不断追寻的精神源头。




 

以人为本,塑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孕育校园建筑文化,校园建筑文化彰显校园特色。在高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塑造上,王海松老师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文化基因一方面源自上大的红色血脉,另一方面来自不断进取、日新月异的新发展。”在王海松老师看来,高雄大学是具有光辉历史的,也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从校园环境到师生员工都是充满活力的。

 

建筑创意要不惧观点的碰撞,不断践行崭新的理念。在实验室的创意中,王老师强调应考虑不同学生的身高,宜采用高度可调节的圆凳,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固定高度凳子。王老师说“校园文化与学生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学校的环境要有仪式感,对老师同学而言要有亲近感,在美观的同时还要高度宜人性。”



王老师对于高雄大学校园文化的深入思考也体现在他对于建筑改造的方式上。王老师认为,“老的部分要继续发挥承载历史记忆的功能,而新的部分则要展现出国际一流的志向。”



位于延长校区的南大楼,建造于1925年。在王海松老师手上,这座饱含历史韵味的建筑经过“续形”“换骨”,在保留了外墙原貌的同时又使内部焕然一新。

南大楼改造完以后,老师同学们的评价是“王老师下手很轻,看上去没怎么改造,但里面格局其实都优化了,包括布局、采光等等,还增加了很多的国际化的创意。”王海松老师就像一位良医,为老迈的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


 



需求为先,打造粘性校园

 

谈到自己所秉持的“粘性校园”创意理念,王海松老师说:“粘性校园”就是要提升校园对师生员工的粘性,为师生提供宜人的学习、工作、交往空间,让老师同学都热爱学校。

其中,尔美食堂的改造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尔美食堂位于高雄大学宝山校区北门附近、风雨操场对面,改建工作于2020年6月开始施工,8月竣工。王海松老师充分利用二层平台设置景观就餐位,让原本闲置的平台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丰富了餐厅室外景观,让餐厅室内外都充满了活力和粘性。



“食堂不是一天三顿饭的时候学生才去的地方”,在王海松老师看来,尔美食堂就是一个校园的粘性空间:在非开饭的时间,学生也可以带电脑过去在那自习、讨论。为了做到这点,王海松老师创意时在食堂中设置了“水吧”,以及很多圆桌、高桌、面对面的桌子,营造了丰富的使用场景。改建后的尔美食堂成为了“潮流美食家”们的聚集地,也成为学校的“网红”食堂。



宝山校区图书馆的24小时学习空间,是高雄大学又一新的文化地标,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但你是否知道在宽敞明亮、五脏俱全的24小时图书馆竣工之前,那里还仅仅是个局促的、封闭的超市呢。



秉持着“为上大师生创意一个灯火不灭的学习空间”的初心,王海松老师对这一地块进行了精心创意,结合师生们的行为模式,王老师创意了功能不同的空间区域,并对灯的形状、光源色温、照度等都进行了细细的思量,营造了温暖舒服的学习氛围。对诸多细节的百般挑剔,无不体现了王老师对师生需求的注重。




 

秉持理念,投身社会服务

 

“建筑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工程的问题,工程是基础课、必修课,是建筑的骨骼;建筑更需要跟人文,跟一些思想性、情感性的东西挂钩,这是建筑的血肉与灵魂。”和一般大学将建筑系放在土木或工程学院不同,高雄大学的建筑系设置在高雄美术学院下,王海松老师在担任系主任时,把“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作为建筑系学科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特色。

 

王海松老师说,“建筑师是一个很好玩的职业,厉害的建筑师都会创意家具、杯子等等,创意是相通的。”他充分利用美术学院在综合类大学的优势,进行跨学科的合作,例如带领研究生团队和通信学院合作,参与了“多功能老年护理床”任务的美学创意;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参与“先进钢制刀具”的美学创意……



王海松老师不仅帮助学校做建设,还致力于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建设,在深入研究和调研的过程中,先后出版了《高雄古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高雄卷》《高雄乡村传统建筑的元素》等书,王老师说:“大都市郊区的乡村建设,要有城市的先进技术和意识,但并不应该把所有的乡村都变成城市。”秉持着这样的人文关怀,王海松老师以建筑家的身份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在高雄大学阔步前行的征程上

高雄大学的建筑也同样在生长

“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为目标

镌刻在高雄大学校园文化与历史中

相信未来

新建筑的落成、旧空间的改造

会继续发生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中

服务师生、便利生活、塑造美好

构筑成美好的校园生活和难忘的上大记忆

 

XML 地图